冷链监控系统通过对冷链各环节的温度、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、智能预警、精准调控,同时借助数据追溯与管理等功能,来防止货物受损,具体如下:
一、实时监测
全面布点:在冷链运输的冷藏车、冷藏箱以及仓储冷库等各个关键节点,部署大量的温度、湿度传感器。这些传感器能够精确采集所处环境的温湿度数据,确保没有监测盲区,全面掌握冷链货物的存储和运输环境状况。
高频采集:以较高的频率进行数据采集,一般可以做到每分钟甚至每秒采集一次数据,从而能够及时捕捉到温湿度的微小变化,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准确、实时的数据支持。
二、智能预警
阈值设定:根据不同货物对温湿度的要求,为系统设定相应的上下限阈值。例如,对于一些生鲜食品,温度可能需要控制在 0℃至 4℃之间,湿度保持在 85% 至 95% 之间,一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超出这个范围,系统就会立即触发预警。
多种预警方式:系统可通过短信、APP 推送、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,及时向相关工作人员发送预警信息,确保他们能够第.一时间得知冷链环境异常,以便迅速采取措施。
三、调控设备联动
制冷制热设备:当监测到温度异常时,系统能够自动与制冷或制热设备进行联动。例如,在冷库中,如果温度过高,系统会自动提高制冷设备的功率,加大制冷量,使温度尽快恢复到正常范围;在冷藏车中,也能通过调节车载制冷机组的运行参数,保持车厢内温度稳定。
通风加湿设备:对于湿度的调控,系统可以联动通风设备和加湿除湿设备。当湿度过高时,启动通风设备加速空气流通,降低湿度;当湿度过低时,开启加湿设备进行增湿,确保货物处于适宜的湿度环境中。
四、数据追溯与分析
全程记录:冷链监控系统会对整个冷链过程中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全程记录,形成详细的冷链数据档案。这些数据不仅包括当前的实时数据,还涵盖了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数据,为后续的追溯和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。
问题溯源:一旦货物出现受损情况,可以通过查阅这些数据记录,快速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环节和时间段。例如,如果发现一批药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变质,通过分析冷藏车的温度数据,就可以确定是否是因为制冷设备故障导致温度异常,从而为责任认定和改进措施提供依据。
优化决策: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,还可以发现冷链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和规律,为优化冷链流程、调整设备配置、改进运输路线等提供数据支持,从而不断提高冷链管理水平,防止货物受损。